《投资者网》吴微

近日,优必选(09880.HK)正式与东风柳汽签署了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优必选旗下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将进入东风柳汽,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带、车门锁、车灯盖板等的检测,以及油液加注、前桥分装、集配捡料等一系列工作的实训。

其实,在布局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之前,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就已深耕多年,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先后参加了2016年猴年、2018年狗年以及2019年猪年的春晚表演。公司也吸引到腾讯、科大讯飞(002230.SZ)、金色木棉、柳州国资委等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累计融资近60亿元,2021年公司增资时,其估值一度达到了470亿元人民币(约合517亿港元)。

虽然优必选早在2012年就已成立,并于2014年开发出首款机器人Alpha;但到目前公司的商业化路径却仍不明朗。除了近期切入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领域外,公司还涉及教育智能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诸多领域。而截至2023年末,公司收入仅为10.56亿元,较2022年相比增长了4.7%,2020年以来,优必选已累计出现了38.38亿元的亏损。虽然公司仍未能盈利,但2023年优必选却有多名高管的薪酬超过了千万。

主业不明产品落地困难,十年磨一剑的优必选能支撑起公司的600亿市值吗?

技术落地困难

“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条命令与第一条相矛盾;第三条: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以上两条相矛盾。”早在1940年,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就在畅想人类如何与机器人和谐共处,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

其实从凡尔纳的“鹦鹉螺号”、大炮登月畅想开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很多早期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已走进了现实。无论是“科学怪人”还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出类人、有智能的个体,也一直是科幻届与科学届的梦想。

早在1992年,由马克·雷波特成立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就在开发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虽然公司经过几次易主,但波士顿动力还是成功开发出了机器大狗(BigDog)、机器豹子(Cheetah)以及人形机器人(Atlas)。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技术研发尤其是先进技术研发方面,国内技术人员也不甘落于人后。2012年,创始人周剑联合一些技术大拿成立了优必选,开始研发、设计机器人。2014年,公司首款机器人Alpha面世;2016年,Alpha机器人顺利参与了当年春晚的表演。此后,优必选又开发出教育机器人Alpha 1X、能直立行走的机器人Walker;此次优必选与东风柳汽合作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就是机器人Walker的改进版Walker S。

与波士顿动力类似,虽然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但优必选旗下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却未走透。截至2023年末,公司32.9%的收入仍由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不过该产品较为依赖政府或学校的采购。2023年,因个别政府相关客户应收账款延期支付,当年公司就计提了1.45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较2022年的0.46亿元增长了2倍多。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除了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外,优必选还切入了物流、工业、康养以及消费级机器人等诸多领域。2023年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为公司提供了3.9亿元的收入;但据贝哲斯咨询统计,2023年全球移动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70亿美元(约合1225亿元人民币),国内移动物流机器人整体销售规模也达到212亿元,同比增长14.59%。

受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规模大幅减少影响,2023年在优必选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及消费级机器人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当年公司的收入也仅为10.56亿元,同比增长了4.7%,其收入增速为最近几年来的最低值。

其实,受现阶段技术发展限制,机器人还难跟人一样快速完成如拿鸡蛋这样的精细动作,因此如何将机器人商业化,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992年已成立的波士顿动力,就因旗下产品难以商业化而多次易主,目前旗下产品也主要用于技术测试与开发领域。

此次开发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据优必选规划,2024年底能实现小规模量产交付,通过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端进行大量的实测,为2025或2026年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端的放量做好准备。目前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的BOM成本约为4万至5万美元,加上维护成本,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又能否真的取代真人呢?

公司亏损扩大

旗下机器人商业化前景不明朗,加之研发投入居高不下,截至2023年,优必选仍未能盈利。从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2020年至今,优必选已累计出现了38.38亿元的亏损。受2023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2023年,优必选的亏损额达到12.34亿元,亏损较2022年的9.75亿元相比有明显的增加。

公司长期亏损的情况下,截至2023年末,在公司顺利发行,募集10亿港元后,优必选的短期借款账面余额为7.77亿元较2022年的3.25亿元仍增长了1.4倍;长期借款账面余额为6.49亿元,较2022年的2.96亿元增长了1.19倍。而同期,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账面余额仅为5.21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优必选至今仍未盈利,但公司的高管尤其是核心高管普遍存在高薪的情况。据优必选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非董事的高管中,就有4人年薪超过了千万港元,公司的董监高中,也有2人的年薪超过了千万。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虽然到目前为止优必选的主业还不明晰,但早在2015年公司就吸引到了包括科大讯飞、腾讯、金色木棉、柳州国资委在内,数十家投资机构的青睐。算上首发募资,2013年来,优必选通过股权累计吸引了近60亿元的融资。

在长期亏损后,截至2023年末,优必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19.6亿元。这其中还包括8亿元的应收账款、10.11亿元的在建工程与4.39亿元的无形资产。

融资的过程中,优必选的估值一度达到了470亿元人民币(约合517亿港元)。2023年12月29日,优必选以90港元/股的价格,发行约1128.2万股股份,但上市首日,公司的股价就跌破了发行价,其股价最低下跌至69.8港元/股。2024年3月,公司被纳入港股通,加之人形机器人概念大热,优必选的股价才上涨至目前的150港元/股,公司市值也超过了600亿港元。

技术落地困难、公司持续亏损,工业版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又能否支撑起优必选的600亿市值呢?(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