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买房,“现在”永远是最佳的时间,而投资买房,则从理财变成了赌博。

  文 | 华商韬略 倪晨

  6月5日最新消息,《2020全球生活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住宅价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半位于亚洲,香港仍是全球房价最贵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的住宅套均价格再次跻身全球前十,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位。

  调研结果显示,39个市场中有31个录得住宅价格上升,但平均涨幅只约为上一年水平的一半。报告同时指出,价格增速的普遍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降温措施实施后楼市逐步趋稳,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抑制。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中国经济复苏走在全球前面,但即使到现在,影响犹存。

  其中,房产业的影响尤为巨大,众所周知,房地产作为中国的经济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囿于疫情,短期内,全国房产业的整体形势曾出现过走低现象。有人甚至认为2020年房价将出现大幅下跌,因此有人始终保持着观望态度,坐等房价下跌。

  但事实上,房价下跌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单就房产业而言,虽然疫情抑制了楼市,但民众对于房子的刚性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减少,住房需求仍然是支持民众买房的一大动力。因此从长远角度分析,民众对房子的需求仍然会推动房地产市场继续发展。

  根据贝壳研究所一份名为《疫情下的住房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8.5%的人因疫情取消买房计划;9.7%的人会按原计划买房;60%的人选择推迟买房计划,但未放弃购买需求。

  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充满了经济泡沫,因此投资房地产就要面临着楼市崩盘的绝对危险,但是,普通老百姓对于房子的刚性需求却始终是有增无减,而长期以来持续上升的房价也证明了房地产行业始终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撑

  需求刺激下,房价所谓的虚高与经济泡沫,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层面的威胁,绝不会真的崩盘!过去20年,现实打了泡沫论专家的脸,也不是1次2次了。

  自从各行各业复工后,房产业迅速升温,甚至以深圳为首的个别城市还出现了排队买豪宅的现象,其中某户型8000万豪宅被秒光,多套上亿豪宅被认购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房产业复苏已成事实。为何经济复苏,又是楼市先得春风?

  那是因为,在普通人能力范围内,除了买房还有什么投资是安全的,答案是没有。而对于企业来讲,不动产投资,也是稳赚不赔,甚至获取优质贷款的好办法。

  曾经有位银行信贷员也表示:“我给老板贷款买房还有去有回,他要是真做生意了就是不良资产了。”这也彰显着投资房产的保值性。

  高收益永远预示着高风险,低收益也不可能跑赢通货膨胀。但假如当初把钱买房,房价即使跌了,也还能收到房租。相对其他高风险行业,房产才是最稳定的投资。

  房产业本质上是国家支柱性的经济产业,房产业发展背后也在一定层面上呈现出其他行业的复苏情况,因此当国家的整体经济快速发展时,房价就很有可能迅速提升。此外,在宏观经济需要调控时,为了稳定整体经济形势弥补疫情期间的经济亏损,并预防其他各行业的通货膨胀等危机,房产业成了最有可能被转嫁的地方。

  因此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趋势再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房价上涨的新闻也频频出现。

  但事实上,房子是用来居住,而不是用来涨价的,房住不涨才是最重要的硬道理。

  由此,各地才出台了各种政策进行限购。

  但奇怪的是,有人发现购房者总是会出现一系列买涨不买跌的奇怪现象,其实这背后反映出购房者的投机心理,总在房价下跌时希望价格会继续下跌,因而才会持续观望,然而在房价再次上涨时唯恐价格会涨的更高,因此才会迅速出手,这也是房价总会波段性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房地产已经绑架了太多的中国家庭,甚至可以说,疫情期间的遭遇会加快一部分人买房上车的速度

  数据显示,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实物资产中,74.2%为住房资产,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从家庭总资产来看,住房+商铺等房产合计占比接近7成。而在美国,房产在家庭总财富中的占比仅为3成多,金融资产接近7成,家庭财富结构大相径庭。

  此外,数据显示中国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房子占比高,买房子的债务占比更高。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这意味着,许多家庭难以忍受房价的剧烈变动。另一方,大跌也会让整个信贷系统无限承压,风险很大。中国不是高福利国家,存款就是民众的命根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实际收入上涨缓慢、银行存款不断缩水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太多加杠杆(负债)买房的空间了。

  刚需买房,“现在”永远是最佳的时间,而投资买房,则从理财变成了赌博。但房子是用来安家的,唯有房住不涨才是硬道理!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