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商韬略 巴图海

  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企业家却曾来自地摊。

  马云从义乌进了鲜花和踩踏来卖、任正非借保健品、柳传志卖过电子手表……

  很多企业家都曾在大街上练过摊,或为自己解困,或积累创业的第一桶金。

  今天,网络对地摊经济不乏轻松调侃,但对第一代开疆拓土的中国企业家而言,地摊并不是轻松词汇。

  回望40年,今天谈笑风生的地摊,只有摆过地摊才知道个中辛苦。

  而且,今天的所谓摆摊,与其说是地摊经济,不如说室外经济。

  【1】

  摆地摊,只是被城管轰走?错了!曾经,这叫投机倒把,可以入刑的。

  这不是你情我愿的买卖,而是姓资姓社的争论。

  温州女人冯爱倩,就成为撞破这层桎梏的引子,当年如果没有她把县委书记堵在店里,可能义乌就没有了小商品交易这块金字招牌。

  冯爱倩家里的5个孩子以及老母亲都需要她养活。“日子太苦了,有一次家里没米,我借了7户人家都没借到。”

  1982年5月,调任义乌县县委书记刚一个月的谢高华,就被这个坚强女人堵在了县政府旁边的理发店里,她责问谢高华说:“你就是新来的谢高华书记吗?我们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什么赶我们?”

  这个举动,却换来了谢高华的允诺:“你先去摆好了,我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

  冯爱倩前脚刚走,谢高华后脚就把领导班子叫过来开会。会上,他明确表示:“尊重老百姓需求,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出了事我负责,宁可不要乌纱帽!”

  随后,义乌县颁布了“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

  上任4个月,谢高华还推出了一项大“政策”:在义乌县稠城镇湖清门划出一条长约1公里的街,鼓励小商小贩都到这自由交易。

  而他和义乌县委,是这条街的“保护神”。

  开街的那天是1982年8月25日,日后扬名天下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

  摆地摊是勇气,允许摆地摊,也是勇气。

  幸亏有了谢高华这份担当,否则1991年创业遇阻的马云,就没法一边从义乌进货买东西,一边养着自己艰难创业公司。

  往远了说,但或许也正是这段在义乌走货的经历,在他心里种下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

  【2】

  1992年,又一个市长站出来做了个秀。

  中俄口岸城市,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市长赵明非,在市场里摆了个摊位。

  一件夹克、两个饭盒、一台收音机、一罐蜂王浆,就是这个市长的全部买卖。

  为啥要做这个秀?

  因为没人敢摆摊!

  一时间,“连市长都摆摊了”,传遍了绥芬河,老百姓才有勇气出来讨生计。

  而这个“作秀”的市长,据说是某位伟人的外甥女婿。

  正是在民间和官方一步一步地努力下,才让姓资姓社的桎梏瓦解,有了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

  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们,也是从这条小摊贩的路上杀出来的。

  当时,挤破脑袋摆摊的人,浑身是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浑身是窘迫,但凡有点生机也不会拉下脸练摊。

  这哪是一般人拼得过的?

  今天的杨国福、张亮,也是从东三省的路边摊里打下了今天江山,开店数量完虐肯德基。

  新荣记,这家中国内地唯1的米其林三星中餐厅,也是从台州一个大排档起步的。

  马化腾毕业时曾想过在路边摆摊为人组装电脑,但却发现路边摊的竞争很激烈,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去找工作。

  知难而退,才成就了腾讯的今天,否则华强北,也只会多个马师傅。

  地摊,承载着企业家艰辛怒放的商业探索、野蛮生长的生存突围、记录着中国商业从混到秩序刻痕,是冲破加锁的先锋符号。

  40多年间,中国市场秩序已经从混沌初元,走向秩序,给予商业和企业空间与尊重。

  符合这个时代地摊经济,应该是给合法的小商贩扩展低成本的存量空间!

  重提地摊,绝非是要让过往拓荒的野蛮重演一遍,撂地摆摊混乱是仍是需管的。地摊,并非一种正常的交易模式,天然不具有可信任性。

  所以,城管叫你来摆摊,不是可笑而是严肃,因为这不是失序的发展,而是管理下有序繁荣。

  中国不需要的是再重来1次地摊,而是需要有股摆地摊的精神和勇气,冲过经济增长的关隘。

  一一END一一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