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中国地产业的领军者,他们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2020年,乐居财经推出地产“新十年”系列访谈,与CEO、老板们面对面,聆听他们讲述新时代下的新思想、新模式和新战略。本期【见地】对话嘉宾: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先生。

  撰文 | 张丹

  出品丨乐居财经

  入秋的北京,没有冷清,没有萧瑟,更多的是一种舒心的清透。这样的季节,来到万国城ΜΟΜΛ,颇有一种闹市之中觅清净的感觉。

  生活需要仪式感,不是觉得日子乏味,而是想给看似相同的时间节点赋予不同的记忆。

  当代置业(01107.HK,简称“当代”)就格外重视仪式感,这多少与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文笔绘心的细腻性格相关。

  当代置业的仪式感,体现在对绿色的执着和热爱。他们有一套不成文的待客之道,说话之前先敬上一杯“功夫茶”。

  这道“功夫茶”便是当代苦练了20年的绿色进阶功夫,一个走廊,两间房屋,讲述着当代的发展史,展示着最新的数字技术,描绘着未来的多种可能。

  茶余之后,跟张鹏的采访才算正式开始。依然是笔挺的西装,儒雅的举止,不疾不徐的语速,说着他近段时间的思考,谈论当代置业的发展,聊他与老板的互相欣赏,吐露工作之外的另一个他。

  长期主义的绿色

  “我信奉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对过去充满感恩,对现在全情投入,对未来抱有敬畏。”这是写在《风雨不欺少年郎》这本书序言里的话,是张鹏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当代置业一直在践行的产品理念。

  20年前,在规模竞速的房地产行业,当代置业选择沉下心来做“绿色科技”。走在这条未曾有人涉足的领域,需要勇气,更需要坚持,在不解、疑惑甚至争议声中,张鹏和当代置业一直走到了现在。

  “我们会坚持长期主义绿色。”未来,当代置业仍会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那些寂寥漫长的忍耐,那些拼搏奋力的奔跑,都凝结成了一个个勋章。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绿色、健康住宅的优势全然凸显,当代置业的远见谋略赢得了突围。面对不断涌现做绿色建筑的房企,已经领先一步的当代置业,还在积极思变,加深自己的差异化。

  “路线不能变,这是当代置业与别人不同的最根本之处。”疫情期间,张鹏难得有一些从容的时间,他对当代置业自内而外地进行了一番深度思考,包括战略、商业模式、产品和绿色等,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那么,在众多房企向“绿”所形成的竞争环境中,当代置业的“绿”何以脱颖而出?

  “绿色,对于当代而言,是战略,是策略,也是基因。”在张鹏眼中,当代置业的“绿”有着鲜明的特色,是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

  一是,作为最早一批做绿色科技住宅,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

  二是,当代置业的绿色覆盖了所有产品线,包括顶级、高端、改善、刚改,可以普惠到最基层的老百姓;

  三是,当代置业的绿色是全产业链的绿色,从酒店、联合办公到公寓,甚至跨领域到幼儿园,都融入了当代的“绿”;

  四是,现在所通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住区评价标准等行业标准,当代置业几乎都参与了。这意味着当代置业在绿色建筑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得标准者得未来。我不信这些投入,对当代的未来没有反哺。”张鹏充满感性的说道。

  20%左右适度增长

  “不善于或不愿讲资本故事,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产品上。”小股东眼中的当代置业是低调的务实派。

  张鹏也这么认为,当代确实有这样的传统和基因。

  对绿色健康产品的多年投入和研究,虽让当代置业失去了规模飞增,却让它收获了别人难匹敌的绿色优势。

  “规模和速度不是当代的唯一诉求。”张鹏解释道,活得久才是企业的真本事,因为活得久,才能活得好。

  在这20年里,当代置业不断扩大其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优势,迭代升级,演化出新,从绿色建筑、健康建筑,到主动式建筑、被动式建筑,再到百年宅,绿色住区、净零能耗建筑,在产品上精打细磨,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当代置业在“绿色”上再突破,从恒温、恒湿、恒氧、恒静的“技术四恒”进阶到“场景四衡”,即衡空、衡质、衡动、衡捷。

  “绿色健康住宅是一种舒适的人居环境,这也是生活理想的状态。从过去的硬件人居环境到一个精神场域和产业家园,这便是当代的进化思维逻辑。”张鹏解释道。

  上半年,当代置业新增5项专利,同时获取8项绿色荣誉认证。

  当代置业这种追求完美的严谨态度,不仅在产品上,在公司的流程上也是如此,这与张鹏学习法律有关。

  大学期间,张鹏学习的专业是法律,四年的时间,练就了他善于总结的思维,严谨的行事风格,以及通过现象看本质的通透感。

  “我不会就事论事,而是喜欢总结上一次的失误或不足之处,用于流程,避免之后再犯。”当代置业举办的一场小活动,合影的照片未放对地方,事后,张鹏和团队讨论应该放在哪里更合适,并将总结的经验写入公司流程中。

  类似这样的细节处理,当代置业时时都在进行。一件件微小的事,一次次总结,一次次思考,当代置业的增长之路走得不是最快,但却足够扎实。

  “我们追求适度增长,每年销售额保持20%左右的增长,按此推算,今年要完成的目标是420亿元,如果说长远规划,希望在3-5年达到千亿元上下。”作为上市公司,自然有考核指标的要求,这是对自己也是对股东负责。在张鹏看来,这样的速度符合当代的节奏,也符合市场的期许,是彼此价值观相契合的默许。

  简单哲学与阳光机制

  龙湖文化反对把公司当家;当代在公司不搞江湖文化。

  当代的价值观是简单专注,一些有意思的办公文化都基于此,如不打高尔夫、不去KTV;非必要不应酬;不提倡酒文化、要求有单独办公室的人不许关门……张鹏说,做点“减法”,不要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

  价值观,是采访中张鹏多次提及的一个词。张鹏与当代置业的故事,就始于这三个字。

  “如果价值观不一致,很难走到今天。”张鹏直白的话语,足以概括他20年在当代的心路历程。对老板张雷做绿色、节能、可持续地产开发的高度认同,让他从记者转行进入地产,虽非“地产科班出身”,法律培养的思维方式与记者锻炼的敏锐嗅觉,却给予了当代置业另一种财富。

  敏锐感让他对企业会面对或将面临的风险有所预判。张鹏坦言,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能提前有所判断,便会较早的给出应对措施。不过,在严谨与敏锐间也需要一个平衡度。

  今年是张鹏进入当代置业的第20年,这在“高管离职潮”的近两年显得难能可贵。“有和老板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与信任,但最重要的还是当代置业的阳光机制。”张鹏觉得,信任并不牢靠,机制能加固信任,尤其是摊在阳光下的机制。

  “当代置业不是人治,而是数字化决策,是信息化决策,是一套机制决策。”高管审批过的文件、出行安排、参会调研等等,在系统里随时可查,人人可见。

  而阳光透明、简单专注也是当代置业吸引张鹏的地方。这么多年,张鹏与张雷的关系也是如此简单。

  “保持默契和共识,才能这样一路走来。”在张鹏看来,职业经理人与老板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八个字:不离不弃,若即若离。所谓的“若即若离”就是一种分寸感,既要大胆决策,也要顺畅沟通。

  作为身处董事会、董事长与经营管理团队之间的连接者,张鹏将这种简单机制不仅用在“对上”,也用在“对下”。

  “蓝”是全生命周期生活家园的商业模式,是当代置业“绿”之外的另一种色。从2013年上市以来,孵化了大约40家创业公司,构成了强大的创变生态体。

  这些公司的孵化和造血的过程,“简单”机制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哪种创业领域,不是特别强调人的判断,而是机制的判断,我们有创业、创商、创新和创资的四创委员会负责。”

  令张鹏欣慰的是,这些孵化出来的公司,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发展得还不错。“一年能有一个公司上主板”在张鹏的计划中,他希望未来51WORLD、第一资产、第一空间、酒店、联合办公都能一步步进入上市之列。

  简单是张鹏的处事之风,也是生活之悟。

  他说,简单是真正的人生哲学;他说,越是复杂的事情越要简单对待;他说,灵魂要丰富,但内心要纯净、简单;他说,要有自己的“格”。

  而他最近读的两本书,关于企业经营的《心》和旅游中思考人生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也都透着类似的简单。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我们需要这样的直白和简单,也需要不纠结过去、不畏惧未来的洒脱,因为风雨不欺少年郎。

  以下为乐居副总裁、乐居财经总经理陈海保与张鹏先生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三条红线”房企应该如何应对?

 张鹏:有影响是肯定的,“三条红线”下,我觉得房企可以采取这几个措施,一是,回现金流,现金流没了,利润没保证;二是债性,长债和短债,短债压力较大,可以适当增加长债。其实,这三道红线就是要控制住现在整个中国房地产发债借债杠杆的增量,借新也要还旧,如果还不上,企业就危险了;三是股权投资,这方面可能需要再打开一点。

  乐居财经:第一服务上市之后,下一个板块是什么?

  张鹏:51WORLD现在正处于一个报材料阶段,应该说处于一个静默期。

  乐居财经:对绿色住宅的长期主义,当代置业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张鹏:失去的,我觉得大家想听到的,比如说在最好的发展的时候,在野蛮生长的时候,你没有走这条路,而客观的说,对地产的评价就是规模和速度,现在也是过去也是,但是未来不一定是。活得久是一个企业真本事,因为活得久,你才有可能活得好。活着是最好的。 

  失去的是一些客观上的和发展规模,但是得到的就太多了,得到的是这个企业千锤百炼的一些坚持,得到的是价值观,得到的是一个团队。 

  乐居财经:您怎么看今天房企的融资环境?

  张鹏:融资环境肯定会偏紧,这就需要把融资渠道继续的立体化和丰富化,优化融资结构,还有就是不能投错资,在借钱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投研、投融和投合要三位一体,别配错资本,拿短钱干长项目。

  乐居财经:您认为2020年拿地最佳窗口期是什么?当代置业第三、第四季度的策略是什么?

  张鹏:拿地没有所谓的窗口期,因为拿地不是一个自选项,而是必选项。当代置业一贯坚持[5+15+M]的投资布局战略,像我们深耕的省会城市,太原、西安会大爆发,明年会有特别多的好项目推出。

  乐居财经:您认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最佳关系是什么?

  张鹏:我是成长于当代,这19年跟着董事长一起创业,信任和价值观已经达成了高度的一致。其次,当代的机制是非常完整的,有一套数字化管理机制。总结说,就是价值观的高度契合,顺畅的沟通渠道,简单透明的机制。

  其实说到职业经理人和董事长之间的关系,相对一段时间里,不离不弃,若即若离。对于董事长来讲,他是一种格局和宽容,对我而言,是一种分寸感。

  乐居财经:您如何自我驱动?

  张鹏:每年报到董事会的指标,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必须要努力。其次,从另一个角度,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马云说过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干成点顶级的事业,没有人天天催你,你必须有自我愈合伤口的能力,自我驱动的本事,就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勤奋。

  我觉得跟我很像,在我的概念中没有加班两个字,生活就是加班,生活和工作是融为一体的,没有设一个边界,融到骨子里的东西在驱动。

  第三,老板的格局和信任,把这么大一家企业交给你,你的成就感得有多强。

  乐居财经:老板为什么能够做到信任放权?

  张鹏:对当代整套机制的深度认可,他管重大投资,我管具体业务,保持顺畅沟通。我和老板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坦白说,20年里,我跟张磊董事长没有私下两个人吃过一顿饭,我和我们7个副总裁,也没有两个人私下吃过一顿饭。他们来北京,都是到办公室见我,不带任何东西是当代的文化。

  我们的关系很简单,全靠机制,如果谁做了越界的事,这套机制早都给揪出来了。

  乐居财经:作为一个CEO,您与公司其他高层是如何相处或激励的?

  张鹏:还是靠机制,首先当代的价值观就是简单专注,公司的很多文化都是基于此。比如,任何一个副总裁的办公室是不允许关门的,谈事、来访都不关门,跟下属的关系非常简单;还有不打高尔夫球 、不去KTV、没有酒文化、不搞江湖文化等,从上到下都是如此,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这些上面。

  乐居财经:你理想的当代是怎样的?

  张鹏:从战略愿景上,应该能够成为一个影响别的行业和影响别的企业去做绿色的公司,这是第一个我们的想法;第二,从生活家园转向产业家园,跟城市中的服务性产业、消费性产业结合到一起,这个产业有自己的培育,还有和别人的这种合作,这是我们想做的事;终极理想或者最远的理想,这个企业应该成为一个绿色责任的百年企业,让它永远存留在这个市场。

  乐居财经:您如何定义健康住宅?

  张鹏:关于定义,很多专家说过,也有很多标准来评判。如果用最浓缩的话,健康住宅在人体舒适度上一定是比别的房子要更适宜。

  乐居财经:书名《风雨不欺少年郎》 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吗?

  张鹏:有首诗叫做人生有梦三千场,风雨不欺少年郎。无论到什么时候,老了,还是你的职业到了一定程度,要去沉淀。

  每天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黑暗,包括未来还有很多的恐惧感。你虽然自信,但你阻止不了世界,你主宰不了外界,主宰不了别人,这个时候一定要让自己内心特别平静。

  我之前也说过,如果不全情投入,哪来的未来可期?如果不风轻云淡,哪来的海阔天空。

  风雨不欺少年郎,实际上是一种激励自己。不纠结过去,不惧怕未来,当时是这个想法。

  乐居财经:您眼中的“三千世界”是什么?

  张鹏:一沙一世界。三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应该简单的对待它。越复杂越简单对待。因为越复杂的事越纠结,自己的心性、精神世界,会被压垮。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