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数字化见闻

在中国,如果提到挖掘机,相信湖南的“三一重工”(600031.SH)与“中联重科”(000157.SZ)是两个绕不开的品牌。

两者围绕工程机械这一领域展开的市场、产品、技术竞争,引领了该行业在国内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促使“二龙”凭借过硬的技术与产品实力,完成了海外的布局。更为重要的是,国内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工程机械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本文的主人公就是跟双龙之一“三一重工”关系甚密的“树根互联”——三一创始人梁稳根独子梁在中在2016年创办的一家“工业互联网”企业。

树根互联从创立开始就跟三一重工开始深度绑定,而随着本次冲击科创板IPO,我们也得以通过招股书,对这家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全貌有了全面了解。

01

背靠三一好乘凉,各路资本齐捧场

树根互联全称为“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的独子梁在中于2016年创立于广东,作为曾经的全国首富之子,从公司名称来看,难免有致敬父亲的含义。而树根互联成立伊始,也深深烙上了三一的印记。

除了出资500万元持有树根互联刚成立时10%的股份之外,其最初的业务开展也是从三一集团进行切入。

截至2021年底,最近三年三一集团及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系关联方对其贡献的营收分别为11155.96万元、19055.08万元、29074.78万元,占其最近三年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3.62%、68.24%、56.24%。

可以看出,三一集团为了圆大少爷的“创业梦”,可谓是出钱又出力。即使是成立6年之后,三一集团及其相关企业依然贡献了其一半以上的营收。而树根互联也是索性“躺平”,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

同时,借着“工业互联网”这一风口及其背后三一集团深厚的资源背景,成立至今,树根互联已获得4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15亿元。背后的投资方也是出现了国投创新(先进制造业基金)、腾讯、经纬中国、IDG资本、海通创新等各路资本,可谓是集齐了一只有国家队、知名私募、地方产业资本、券商机构等站台的豪华融资团队,当然,这么机构的扎堆入场也体现了资本对于互联网及数字化在中国工业领域开展与应用信心,也相信工业互联网能给其带来丰厚的资本回报。

02

高增的营收,滑坡的毛利

作为一家成立仅6年的年轻企业,树根互联保持了高速的成长能力,其营收总额1.51亿元增至2021年的5.17亿元,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84.71%,增长迅猛。

具体到拆分各业务来看,其营收主要来源于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和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两项业务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51%、89.59%和98.74%。

其中,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营收从2019年的3619.89万元增至2021年的26211.03万元,占全部营收的比重由同期的24.21%增至53.25%,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营收从2019年的11260.16万元增至2021年的22395.4万元,占全部营收的比重由同期的75.3%降至45.49%。

不难看出,虽然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和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两项业务营收规模的绝对值都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从增速来看,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明显是后半程发力且快速超过了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树根互联的给出的解释是2020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结合市场与客户需求因素调整了资源的配置,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了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因此导致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的营收贡献占比出现下滑。

而笔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最可能的还是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的独立专属特性引起的。

相较于智能制造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的数据的获取主要是生产现场这一固定场所而言,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的数据更多的关联到了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端(如其招股书所列的电子消费品、工程机械产品、运输产品等),这就从数据获取收集、传输、对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叠加现在各行业对于数据资产重要性的认知也在提升,考虑到截至到2021年其营收当中三一集团及其关联企业依然贡献了50%以上的营收,不排除前期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的营收主要是三一及其关联方所贡献。

而随着树根互联在相对固态化的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上的经验的积累,从业务开展的容易程度及客户的可接受程度来看,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公司现阶段发力的主要方向。

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树根互联也难逃成长企业在抢占市场阶段出现的“增收不增利”魔咒,从其招股书来看,虽然其毛利额从2019年的7004.9万元增至2021年的20719.53万元,但其毛利率却是呈现下滑的趋势,从2019年的46.23%降至2021年的40.8%,远远低于同行50%以上的毛利率。

而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拆分其业务结构,不难看出是因为低毛利的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占比提升所致。

如上文所示,虽然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占比已经提升至2021年的53.25%,但同期毛利额仅占当期毛利额的28.17%,反观产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却以不足47%的营收贡献了70%的毛利,毛利率品智能化IIoT解决方案业务也是高于智能制造IIoT解决方案业务3倍有余。

03

“抢人”砸出的亏损,“含科量”成分十足

除了业务过度依赖三一集团外,另一个被市场所关注的点就在于其依然在扩大的亏损额。根据其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树根互联最近三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从2019年的亏损3.39亿元进一步步扩大至2021年的7.10亿元,亏损额三年翻了一倍有余。

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成立时间尚短,营收整体规模较小所致,另一方面,也和其行业特性有关。

作为一个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理念的新兴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用高薪吸引及留住核心骨干人才的问题,特别是对通过股权激励将相应的核心员工与公司绑定,相应的也就会抬高人力成本。

这点可以从其期间费用里的管理费用科目细分中看的出来。

2019年至2021年,期间费用占其营收的比重从229.31%降至116.03%,同期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也从140.53%降至100.95%,相反的是,管理费用当中的股权激励费用不降反升,从同期的58.08%升至71.09%,2020年更是占营收的比重达到107.47%。

可以看出,树根互联亏损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砸钱抢人”砸出巨额亏损。

同样,因为行业科技属性较强,其在研发投入上面也是下了重金,从最近三年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来看,即使营收规模保持80%以上的增速,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依然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三年累计研发投入5.34亿元,占累计营收的比重超过56.3%。

不仅远远超过行业不足20%左右的研发费用率,也远超其所选科创板上市标准所规定的15%红线,“含科量”成分十足。

由此可见,树根互联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成立初期在研发及核心人力上面的重金投入,考虑到上述因素对其现金流产生负向影响,疫情之下,一级市场融资不确定性增加,因而在自身造血能力尚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如何能稳定、持续、可控地获取外部资金,过渡企业的成长阶段,科创板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资金获取平台。

04

结语

正如俗语所言:“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如果冲刺科创IPO成功,树根互联也从一家非公众公司迈向了上市公司的队列,对其行业知名度及融资造血的提升无疑是有积极的意义。

但从相对面来看,树根互联不得不面对投资者拿着放大镜的观察与评论,特别是在其尚未盈利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提升营收规模扭亏为盈,凭借技术及产品带来收益,才是避免投资者后续用脚投票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