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的半年报刚刚出完,以五大险企为例,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过15%,投资收益下降超过15%,行业仍未走出低迷。
保险业在外部环境和内部转型的夹击中,艰难向前匍匐。从战术层面来讲,个险退,银保进,养老绸缪中,赚钱不易;从战略层面来讲,保险应该向何处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对了什么,讨论和共识正在形成中。
在9月3日举行的“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从监管高层和险企高管的发言中,或许能够廓清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面貌。

不该做什么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大会的演讲中表示,保险公司要紧紧围绕主业。“由于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广泛,很容易涉足不熟悉领域,也容易使一些公司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这是保险公司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隔行如隔山。一直以来,多元化与专业化的博弈,此消彼长,各有利弊。但就中国企业而言,在多元化上则是屡屡折戟,要么盲目自信铺摊子,要么增长放缓乱投医,抑或是怀着增加资本市场估值和增加信贷授信的企图,总的来说,成功的不多,失败的不少。

保险就如肖远企所言,跨业态、跨市场、跨边界的冲动更高,企业家变成了“资本家”,把“保险+”异化为“+保险”。此前的安邦保险就是如此,盲目做大,却并不擅长做强,资产和收入增加的同时却无法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最终被无限拉长的资金链所击倒。

范围经济并不完全适合保险行业。偏离主业,甚至反客为主,都是危险的。这种横向的多元化已经被经济周期狠狠踩在脚下,但纵向的多元化是否因为产业链协同而有更多的理解和“豁免”呢?像金融超市这种模式,是否就是聚焦主业呢?

尚未有答案。我们希望能够有成功案例胜出,证明经营之道有多种可能性。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主业的向上和向下延伸,都应该只是局限于增强和巩固主业的业务领域”。

该做什么

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是中国保险业突破困境的方法论。不该做什么,监管言之再三,而该做什么,险司需要思之再三。

保险市场的高速增长告一段落,目前的产品供给结构已经无法再进一步制造需求,个险尤为明显,惠民保虽然大出风头,但低价保险无法带来高净值。

陷入产品胶着的个险市场,进入比拼服务的新阶段。正如人保财险执行董事、副总裁降彩石在会上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众对保险的关注点,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赔不赔、赔多少,而是转向关注更深层次的需求,包括管理风险、减少损失,也包括服务赋能、增加价值。他总结道,构建保险业经营的新逻辑,从“承保+理赔”的“老保险”向“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新保险”进化。

前些年,保险发展过于迅速,以至于让人们忽略了保险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专业化意味着服务不是狭义上的“售后”,而是全过程的,服务不是短板,而是长板。这也是为什么肖远企说,保险属于慢工出细活,保险公司需要有工匠精神。

保险姓保,这是回归本源。同时,保险姓“专”,这也是回归本源。

做对了什么

穷则思变,自古皆然。困境倒逼转型,而转型恰是中国保险业做对的事情。

早在“保险不好卖了”之前,几家保险头部公司就率先启动了寿险转型,告别规模,拥抱价值。大进大出的人海战术被逐渐摒弃,保险代理人开始追求高效用和精英化。

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肖建友也直言,针对寿险业传统销售模式的困境,要重塑以客户为中心、以构建长期信赖关系为方向、以高素质代理人为基础的个险营销模式的同时,推动渠道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类别产品的销售需求。

也就是说,在个险经营之余,在各个细分赛道,都需要一批专精特新的险企为之耕耘。能够提供全保险业务的就那么几家头部,剩下的险企,应该向着更垂直化和更专业化的方向继续转型。

最后,无论是偏理财性质的分红险,还是更强调服务赋能的养老保险,都需要避开同质化,依靠专业化来打造特色化,如此才能获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优势,才能在不断转型精进中建造自己的护城河。

人身险如此,财产险亦然。除了车险,“非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险企争夺的对象,将“非车”业务做精、做专才是中小险企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