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又一家私立高端医疗机构冲刺IPO。

近期,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正医疗”)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海通国际、浦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IPO前,公司吸引了多家明星资本,然而在资本加持背后,卓正医疗却一直陷在亏损“泥潭”,三年亏损超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卓正医疗的皮肤科包含了医美业务,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客单价超高的医美服务能否缓解卓正医疗的亏损问题?

1、北大、协和高材生联手创业,腾讯突击加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居民购买力的增强,市场对个性化及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从而促进了私立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

2019年-2023年,我国私立医疗服务机构数量从47万家增至52.6万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9%。2023年-2028年,我国私立医疗服务机构数量预计将从52.6万家增长至60.04万家,复合年增长率为2.7%。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卓正医疗就是在私立医院快速发展之时创立。2012年4月,王志远和母亲顾明荷成立了卓正投资咨询(当时的控股公司及目前公司五家可变利益实体医疗管理公司之一)。

2012年5月-2014年4月,卓正投资咨询引入了施翼、朱岩、张向东等人。其中,两位创始人王志远和施翼是北京大学校友。公开资料显示,王志远、施翼分别于2001年、2002年毕业于北大。在北大,两人均辅修过计算机软件专业。

在创办卓正医疗之前,王志远在花旗环球金融和摩根大通工作八年,历任分析师、经理、副总裁,参与完成了近二十个资本市场融资和跨境并购交易。目前,王志远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施翼曾担任腾讯科技的高级产品经理,负责在线保险、医药等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的产品体验和用户运营。目前,施翼在卓正医疗担任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朱岩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任职于北京协和医院。

IPO前,卓正医疗在私人医疗服务机构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并获得了五轮融资。E轮融资后,卓正医疗的投后估值已经达到5.1亿美元。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在卓正医疗的多轮融资中,不乏明星资本的身影。

招股书显示,2021年8月13日,公司与意像架构及Violet Gem Limited订立E轮优先股购买协议,其同意以总代价6000万美元认购合共679.82万股E轮优先股。其中,意像架构是腾讯的全资子公司。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E轮融资后,意像架构又多次收购卓正医疗股份。

2021年12月3日,意像架构向Matrix Partners收购118.78万股C轮优先股及44.89万股D轮优先股。

2024年5月14日,也就是卓正医疗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的两天前,意像架构再次向Matrix Partners收购320.67万股A轮优先股,以及向Qianhai Ark (BVI) Investment Co.,Limited收购94.42万股C轮优先股。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意像架构持有卓正医疗1156.61万股,占总股本的19.39%。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卓正医疗能否在腾讯的加持下顺利上市,「子弹财经」将持续观察。

2、监管趋严,皮肤科下的医美业务

近年来,卓正医疗一直在私立医疗领域发力。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卓正医疗在中国各地经营21家医疗服务机构,包括19家诊所和两家医院。另外,公司在新加坡开设了三家全科诊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截至2023年末,按照中国覆盖的城市数量计,卓正医疗在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集团中排名第一。此外,按2023年付费患者就诊人次及收入计算,卓正医疗在我国所有私立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机构集团中分别排名第二及第三。

具体到业务来看,卓正医疗主打中高端综合医疗服务,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涵盖儿科、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及外科、妇科及内科等医疗服务。

其中,卓正医疗就诊患者人数最高的是儿科。2021年-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儿科就诊人次分别为14.88万次、14.00万次和21.04万次,是所有科室中就诊人次最高的科室。

然而,上述同期,儿科平均每次患者就诊支出分别为567元、585元和632元,却是所有科室中就诊支出最低的。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子弹财经」注意到,目前,卓正医疗实现了高收入的是在皮肤科领域。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皮肤科的就诊人次分别为3.71万次、3.81万次和4.76万次,占总人次的9%左右,而皮肤科的收入却占到总收入的26.4%、25.8%和25.0%,是所有科室中收入最高的。

此外,患者就诊支出最高的科室同样是皮肤科。报告期内,皮肤科的患者每次就诊平均支出分别为2646元、2658元和3116元,远高于其他科室。

据悉,卓正医疗的皮肤科不仅提供常见皮肤病治疗,而且还提供医美服务,包括美白、抗衰老、抗皱等方面的光电和注射的服务。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卓正医疗在招股书中并未对医美服务有过多的介绍。不过,在卓正医疗微信小程序中,卓正医疗618促销拥有诸多医美套餐,包括水光针、玻尿酸、热玛吉等,可见卓正医疗对医美服务的重视。

但值得一提的是,医美行业监管愈发严格。

2023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督促加强医美广告监管》;2023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医疗美容服务属于医疗活动,必须遵守卫生健康有关行业准入的法律法规;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整形美容专业医疗质量控制8项指标(2023年版)》。

业界将2023年称为医美合规元年,而卓正医疗的医美业务也会受到更多的监管。皮肤科作为卓正医疗收入最多的业务,在有关部门的严厉监管下,卓正医疗能否在医美这个赛道实现“突围”值得关注。

3、三年亏8亿,负债总额超20亿

卓正医疗经营的中高端医疗机构真的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卓正医疗的收入分别为4.17亿元、4.73亿元和6.90亿元,呈现连年增长趋势,但公司却一直深陷在亏损的“泥潭”。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同期,公司亏损金额分别为2.51亿元、2.22亿元和3.5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8.2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02亿元、1.23亿元、4357.4万元。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报告期内,卓正医疗的毛利率分别为11.9%、9.3%和19.3%,波动较大。同期,公司的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24.5%、-26.0%和-6.3%。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卓正医疗在招股书中坦言,新医疗服务机构在运营初始阶段通常收入较低且运营成本较高。根据过往运营经验,估计新医疗服务机构的每月收支平衡期一般在一至三年,而新医疗服务机构的投资回收期自投入运营起计一般介乎二至五年。

未来,卓正医疗预计在杭州、上海成立新的诊所,并且计划把深圳的医院搬到新的地址,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仅这三处医疗机构就要预计投资1.54亿元。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以此来看,新医疗服务机构的开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投入的资本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这对卓正医疗的现金流来说是一个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卓正医疗目前负债总额仍然不低。报告期内,公司的负债总额分别为20.79亿元、25.05亿元和28.80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图 / 卓正医疗招股书)

事实上,私人医疗机构的亏损或许是一种常态化现象。

此前,「子弹财经」曾报道《IPO雷达|负债率高达103.54%,树兰医疗背靠双院士仍难扭亏》,树兰医疗同样是一家私立医疗服务机构,经营着三家私立医院,并且也如卓正医疗一样面临着盈利难的困局。

2021年-2023年,树兰医疗的年内亏损金额分别为8228.9万元、1.11亿元和1725.2万元,三年累计亏损超2亿元,而不断扩张开设新医院也是树兰医疗亏损的重要原因。

(图 / 树兰医疗招股书)

早在2023年8月,树兰医疗便递交了港股IPO申请,至今仍未上市成功。而卓正医疗的亏损金额远超树兰医疗,未来能否成功上市还是一个未知数。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