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良 北京大学教授

由(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组委会发起主办的 “新冠疫情防控与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通讯研讨会今天在京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20多位知名专家参与了研讨。

(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是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等共16家机构联合发起,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己任。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十届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担任论坛名誉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担任论坛的首席专家,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担任论坛的指导委员会主任,著名的现代化研究学者陈剑担任论坛执行主任。

疫情出现后,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号召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我国科研工作者也积极响应,发挥人才、智力优势,从病原物分离、分子生物学研究、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我非常感谢雁栖湖论坛组委会邀请我参加这次论坛,让我谈谈新冠肺炎疫情下几个重要科技问题的思考。

首先,在去年底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国科研人员迅速确定了病原物,第一时间完成了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结构解析、基因组测序等工作,非常及时地为抗击疫情提供了信息。这让我想起了“非典”时期,香港大学最先分离出致病的未知病毒,加拿大BC肿瘤研究所率先完成了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当时公众对国内科技界的能力颇有微辞。而本次内地科技界对新冠疫情快速响应,说明我们国家的科技体系在2003年“非典”之后已经大幅提升,非常高效、迅速的完成了对病毒的分析检测,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当然,尽管我们很好的完成了第一步的病毒分离鉴定工作,很多工作还需要持续跟进和提高。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率先解析了新冠病毒S蛋白,即spike glycoprotein (刺突糖蛋白)的分子结构,为疫苗制备提供了关键信息。其实我们国内也有很多优秀的、世界一流的蛋白分子结构科研团队,可以在病毒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研究上,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我国几个研究单位对病毒完成测序后,开展病毒来源的系列研究。目前,几个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数据,基本确定了新冠病毒来源于蝙蝠等一些野生动物中间宿主,取得了重大进展。2003年,在“非典”期间,南方有科研人员提出非典病毒可能来自于穿山甲,我与瞿振元书记商量后,考虑到中国农大动科医院有很强的科研实力,随即由孙其信副校长带队,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院派出专家队伍签下军令状,在非典疫情期间进入南方疫区,采集了穿山甲的生物样本,以及全国其他地方穿山甲生物样本,经PCR检测发现,穿山甲并无非典SARS病毒,而是携带与SARS病毒同源性非常高的一种病毒,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做蝙蝠的检测,以为不会有人会吃蝙蝠。这次,我们的科学家根据数据分析,追踪病毒的来源,提出可能来自于蝙蝠等野生动物。但是一个病毒要追溯到真正的起源,并不容易的,甚至一辈子都搞不明白。因此,还需要科学家从学术角度去寻找真正的起源,大家也没有必要热衷于“阴谋论”等无休止的争论,而是科学、理性的去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坚信,病毒如何出现,如何经中间宿主传播,会随着科学家的努力而慢慢揭开其神秘面纱。

第三,在科学家完成病毒的分离、测序工作后,立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和其他多种检测试剂盒等,提高了对新冠病毒的诊断分析能力。我记得我的同行汪建在疫情早期第一时间进入武汉,开始了检测方法的研发工作。还有其他单位和公司也迅速研发了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试剂盒。现在我们不仅能供应国内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还大量支持其他国家的新冠病毒检测。在这一方面,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

第四,疫情来势汹涌,出现大量病人,而我们的科学家、医疗工作者立刻采用各种有效办法,采用中医、西医等治疗手段,降低了病毒致死率,救回了很多生命。让人感动的是大量的医疗人员逆行奔向武汉,为赢得这场保卫战提供了最强的保障。根据相关报道和数据材料表明,我们的中药方剂在救治患者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使用了一些西药新药如瑞德西韦等,也进入临床三期试验。我注意到,对中药用和不用,社会上有很多争议,实际上,中药是我国几千年的医疗文化的结晶,对肺炎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不能忽视也不能夸大中医药,应该更好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我注意到,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新药并不多,所以,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经过这次疫情,国家对类似高致病性病毒药物的新药研发、生产是否可以加大投入,提高研发能力?

第五,在疫苗生产上,相关部门和机构迅速响应,按照五条技术路线着手开发新冠的疫苗产品,有好几个团队都参与了疫苗研发工作。很高兴陈薇团队的疫苗已经于3月16日批准进入临床试验。还有我在北大工作时的同事尹卫东团队,在非典的时候他们是最早的一批生产出非典疫苗的技术团队,这次也全心投入了本次新冠疫苗的研发,并取得重要进展。疫苗是最终解决方案,但是事实上,一个新的疫苗从研制到临床试验,再到实际上市应用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路,有的需要8年至20年的时间。在此,我们建议国家成立国家级的疫苗研发和生产中心,以应对这次及今后可能产生的疫病。

第六、从这此疫情来看,我国应该加大对突发流行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入。疫情期间,拥有我国唯一的一个P4实验室的武汉病毒所引起大家关注。P4实验室,是生物安全等级最高的实验室,用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也就是研究烈性传染病专用的。尽管病毒所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很多人对武汉病毒所的工作还是有些微辞,那是因为大家对此寄托太多的期望。我们国家拥有十四亿人口,生活习惯、地域差异很大,除了新冠病毒,也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其它病毒、或者细菌性的疫病发生。如果可能,建议在北方,尤其是在东三省地区,他们拥有很好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研基础,可以考虑在再建一个P4实验室,形成南北呼应,加强对烈性传染病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