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瞬息万变。一开始,大家觉得湖北的同学没法来上学很惨,现在,我们反而羡慕那些没来的。”

几个星期前,国内疫情严峻,相比之下,尽管当时欧洲已经有了零星的确诊患者,但各国政府和民众并不认为新冠肺炎会在欧洲大暴发。

而今,形势逆转,新冠疫情开始在境外肆虐,意大利等国遭遇“至暗时刻”。截至3月15日,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4万例,单日新增已经突破3000人。

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心境犹如过山车,面对“想回难回”的祖国,和待不住的异国他乡,他们何去何从?

1

过山车般的剧情

思华是一名在意大利读研一的中国留学生,目前居住在米兰城区,这里属于疫情最严重的伦巴第大区。

春节过后不久,2月13日,思华从上海转道莫斯科,乘坐俄罗斯航空前往意大利。“怕再过几天就完全回不去了,那就不能上学了。”当时,意大利已经取消了直飞中国的航班,仅有几家航空公司的航班能够到达意大利。

出发时,意大利整体还是“一片净土”,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还在举行狂欢节。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这座城市每年一二月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到来。

那时的大学学校除了一些考试仍在进行外,基本上还在放寒假。大量的大一、研一新生兴奋地展望着校园生活,从没有想过疫情会在欧洲失控。不同于本地民众和新生,中国留学生或担忧家人,或忙着采购口罩寄回国内,他们希望了解疫情的每一丝进展,对新冠肺炎有着更多的担忧。

有些中国学生会带领新生去超市购物,熟悉校园环境;但也有些同学会对远道而来的同胞更为抗拒,认为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不该过来,或者应该在家隔离14天后再出门。

思华回忆道,刚到米兰时,很多华人并不敢戴口罩,因为本地人虽不戴口罩但害怕被从中国来的人传染,她在米兰的一个月里虽然没有遇到过歧视行为,但身边有朋友被不良青少年叫过virus(病毒)。

思华清晰地记得,意大利1月底首次确诊的两例新冠肺炎患者,是武汉来旅游的一对夫妇。1月30日,意大利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持续6个月,并取消直飞中国航班;2月22日晚11点,意大利就新冠肺炎状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告境内确诊病例已上升至76例。

随后,意大利对多座城市开始“封城隔离”,威尼斯狂欢节、网球赛取消,电影院关闭。

2月24日开始,思华开始不顾本地人的眼光,毅然戴着口罩出门。“意大利有《反蒙面法》,所以只有病人才戴口罩出门,再加上我们是亚洲人的模样”。

之后,全球疫情开始向着谁也没预料到的地步发展。大量来自意大利、伊朗的病例输入至整个欧洲。3月10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病例数升至10149例。意大利总理孔特3月9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自当天起,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封城”,当地居民按要求隔离在家,学校停课截止时间延长到4月3日。平时热闹的街道空荡无人,米兰本地人也开始戴起了口罩。

封城前,米兰本地歌照唱,舞照跳,没人戴口罩。附近店铺的口罩大概两点几欧元一个,一次性的一欧元也能买到;封城后,米兰店铺的口罩开始出现售空。思华的住处靠近中央火车站,少量店铺还有口罩售卖,药店门口会贴上“已售空”或“还有口罩”的字样告知顾客。

思华早早收到了家人寄给她的60个口罩,包裹从上海寄到米兰用了3天,物流处于正常状态。她还在华人超市买了护目镜,约12欧元一个。

学校原本是在2月24日开学,但现在,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只能通过网课学习。思华学习的是建筑设计,每年新学期第一节课都是进行场地考察,现在,大家只能一起用谷歌地图街景考察。

不过,看着教建筑学的六旬老教师摸索着网络教学,思华表示了理解,“肯定会有不方便的地方,但没有办法”。

意大利建筑学老师在上网课

“说起来,我们还挺倒霉的,排除万难回来上学,也就呼吸了一周多的新鲜空气就戴上了口罩。”留学生起初庆幸赶在有航班的时候回到了学校,觉得湖北同学没法回来上学很“惨”,后来,大家开始羡慕没来的。

思华还对为什么严防死守的意大利这么惨烈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意大利其实反应很迅速,最早取消直飞中国航班,宣布全国学校停课,伦巴第大区封区,奈何他们的举措没法落实到位。”对于欧洲一些民众来说,隐私权和自由是更重要的事情,他们很难做到“令行禁止”,早期的封城封不住民众上街、旅行、聚会的脚步。

再后来,当初觉得意大利很惨的同学开始同情英国同学。

“至少意大利政府现在还能进行检测,但我在英国的同学现在还在上课。”

在英国官方宣布“群体免疫”策略后,中国留学生的心态再次经受了冲击,“回还是不回”的思绪涌上每一个留学生的心头,关心思华的同学、长辈开始明显增多。

2

“想回不敢回”

思华的室友是一位研二的湖北学生,湖北疫情严重,“回不去家”让她只能留在意大利。

学校陆陆续续有留学生回国,包括许多在英国留学的意大利人选择回到意大利,特别是研二的学生,一有问题直接回国,就当延长了寒假。相比研二的学长学姐,研一的学生们刚到学校不久,忙着安顿、熟悉环境,开学上网课,很难果断选择回国。

而“想回国,又不敢回”是许多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的状态。

中国疫情防控成果明显,除了个别地区,大部分省市逐步复工复产;相比之下,失控的欧洲越发令人不安。截至3月15日,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2.4万例,单日新增突破3000人,累计死亡1809人,是整个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当地时间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召开眼镜蛇紧急计划委员会会议,强调英国将进入抗疫“延缓”阶段。约翰逊指出,采取严格防疫措施的时机很重要。根据政府的健康顾问预测,3个月内英国民众的感染率不会达到峰值,专家不建议过早地采取严格防疫举措。同时,学校停课、推迟或取消大型集会的措施,不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蔓延

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对政府采取的措施进行解释。“如果绝大多数人感染这种病毒后能够建立群体免疫力,那么更多的人就会因此而受益。这样我们就能够减少传播,同时保护那些脆弱的群体”。

更关键的是,按照英国政府的口径,60%的英国人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率低至1%,意味着3900余万人感染,近40万人死亡。

英国的“群体免疫”方案也让思华等留学生感到“心态有些崩”,对未来形势有些担忧,“感觉欧洲各国已经做好所有人被感染的准备,这是咱们中国人很难理解的”。

一时间,“想回家”成为中国留学生的心声。和回国的同学交流时,未归国的留学生总是会问,“回国顺利吗,封城有影响吗,集中隔离是什么情况,回国上网课网络通畅吗?”似乎多问一些,回国的决心就更坚定一些。

但是,目前回国的航班少,机票价格也变得昂贵,中转时间长,染病的风险比较大,回国的话房租还得继续给,如果六月份恢复的话就到暑假了,得9月份再回去,思华自嘲像是‘线上函授海外研究生’。种种原因之下,思华身边的同学回国的不是特别多,但是陆陆续续一直有,“还没走的可能做好了再坚持两个月的准备”。

思华和室友囤的水和食物

到米兰一个月的思华在家囤了很多东西,冷藏肉、二十斤大米和很多蔬菜、牛奶,计划尽量不出门,保持规律的生活和平稳的心态。但英国“群体免疫”策略的发布迫使思华在反复思量之下,下决心回国。

3月15日,携程APP显示,从米兰至上海的航线均需要转机,且多为2转。近4日2转航班的最低票价在22700元左右,4转航班可以低至7000元左右,4日后价格逐渐出现最低6000多元的机票。反向看,从上海至米兰的航班价格,近一周的最低价基本在5000多元。

思华购买了下周的机票,票价大约7000元,转机两次到浦东,到罗马两个小时,到非洲跨天转,总用时37个小时,是埃塞俄比亚航空。思华早早地做好防疫准备,询问上海机场的隔离政策,但是否能真正成行,思华也不敢确定。

“有消息说,这两天米兰机场可能要关闭了。7000元在现在已经很便宜了,现在只要能飞就行。”目前,思华已经加了一个埃航转机群,打算租房不退放行李,自己只拿随身行李,只需过一次安检,不用等排队拿行李,减少危险。

3

撤侨?援助!

目前,我国已出现了境外“倒灌”疫情。截至3月14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1例。意大利是境外重点疫区,《国际金融报》记者整理,目前官方已经通报25例意大利“输华”病例,分别从浙江、上海、北京入境,其中浙江省10例都是返乡华人,北京市有11例来自意大利的输入病例。

事实上,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及华人群体庞大。如何面对希望回国的留学生以及华人华侨是一个现实存在且难以回避的问题。

意大利教育中心去年曾发布2019至2020学年马可波罗和图兰朵计划招生数据报告。该报告援引联合国2018年全球留学生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在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目的国排行榜中,意大利为中国留学生第九大学习目的国。

据报道,2018年,在意大利的9.2万名外国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已经达到1.37万人,占外国学生总数的14.86%。在中国各省市赴意大利的留学生排名中,山东省是赴意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省份,共有303人,其次是江苏省,为187人,排在第三位的是浙江省,为185人。

另外,中国在意大利还有几十万的华人华侨。

对于网上炒得比较火的“撤侨”话题,思华努力回忆了一下,意大利并没有什么相关消息。“3月1日左右有大使馆要求学生登记信息的消息传来,但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消息显示,张文宏等多位专家已预计,这场疫情很难在今年夏天结束。

3月6日,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发言人呼吁广大侨胞、留学生、中资企业理性看待疫情,冷静应对,避免恐慌,既要全面加强自身防护,也要积极遵守意方疫情防控措施。就“撤侨”问题,发言人回应说,“我未听说使馆考虑包机‘撤侨’。我愿强调,先期已订好回国机票的同胞,务请提前向国内户籍地、常住地政府报备,同时亦向使领馆备案(链接附后),入境后请配合遵守国内各项防控措施”

这意味着,对还留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及华人来说,目前做好防控工作,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防控工作进行配合是关键。

而面对着意大利仍在扩散的疫情,中国已在防疫物质和防控经验指导上,加大对意大利的援助。

3月10日,意大利紧急求助中国。意大利外长迪马约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电话时表示,当前意大利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意政府正密切关注和学习中方抗疫的成功经验,采取有力举措阻止疫情扩散。意方面临医疗物资和设备短缺的困难,希中方帮助解决燃眉之急。11日,由中国红十字会1名副会长带队,以及由来自国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的专家及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专家团队携带相关人道救援物资,启程飞赴意大利。一行9人于当地时间3月12日晚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

13日,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拉齐奥大区红十字会总部,与意外长迪马约和意红十字会主席罗卡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医疗专家组未来几天还将前往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和部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并深入意大利疫情最严重的北部地区,与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和医学专家面对面交流。

而在意方和在意侨界大力配合下,由浙江省筹措的26.4吨防疫物资也于13日运抵意大利北方城市都灵。

中国的种种举措,希望让意大利尽快走出疫情危机,也希望能帮在意华人华侨远离病毒威胁。

(文中思华为化名,图片均由思华拍摄并提供)

记者 王莹